【ESG遠見】全球減塑新局勢下的台灣挑戰:政策延宕與產業矛盾並行

【ESG遠見】全球減塑新局勢下的台灣挑戰:政策延宕與產業矛盾並行圖片
【ESG遠見】全球減塑新局勢下的台灣挑戰:政策延宕與產業矛盾並行

🌍 全球減塑新局勢下的台灣挑戰:政策延宕與產業矛盾並行

隨著全球邁向減塑共識,《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已展開,台灣儘管非聯合國締約國,仍自2018年起推動多項限塑政策。然而,國內的推動進展面臨民意反彈與政策不一致的困境,值得進一步關注與檢討。

🔹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進入關鍵期

  • 2025年8月5日,《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第二階段會議於瑞士日內瓦召開。
  • 國際社會預期此次會議將形成全球限塑法規架構,力求減緩塑膠污染。

🔹 台灣限塑政策時程

  • 2018年起:分階段推動限塑
  • 2020年:禁內用一次性塑膠用品
  • 2025年:實施「價制量」管理方式
  • 2030年:計畫全面禁用吸管、飲料杯、購物袋與免洗餐具

🔹 政策推進遇阻,政府延後目標發布

  • 環境部原訂2025年上半年公布2030與2035年具體目標,因市場反彈聲浪延後至下半年。
  • 2025年6月啟動「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許願池」,收集民間意見,但實質政策進展有限。
  • 環團批評:「半年只搞出許願池」,質疑政策執行誠意與決心。

🔹 石化產能擴張與減塑政策相互矛盾

  • 2024年中油「高雄新四輕」乙烯擴建案獲行政院通過,產能從35萬噸擴至100萬噸。
  • 綠色和平批評政策「自我矛盾」,呼籲政府應將石化減產納入淨零轉型主軸,並停止擴廠案。

🔹 政策觀察與建議

  • 整體政策需具一致性:應避免環境部推減塑、經濟部卻同時支持石化擴張的矛盾局面。
  • 參與應轉化為行動:「許願池」形式可接受民意,但需具體化為施政作為。
  • 需強化跨部會整合:淨零轉型與減塑目標,應納入工業、環保與能源政策整合規劃。

📌 資料來源:
〈全球塑膠公約最後戰役,台灣2030減塑目標延宕引質疑〉,ESG遠見,2025年8月7日
🔗 https://esg.gvm.com.tw/article/9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