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新知】草本復興/植物多樣性 不因病蟲害全滅

草本復興:多樣性是對抗病蟲害的關鍵

草本復興:多樣性是對抗病蟲害的關鍵

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台灣植物面臨病蟲害加劇、極端天氣破壞與外來種入侵等多重壓力。專家指出,提升都市與道路綠植的物種多樣性,有助於提升整體韌性,避免單一物種因災害或病害全軍覆沒。

氣候變遷下的芒果樹病害
氣候變遷下,台灣常見的芒果樹也易因降雨不穩導致炭疽病加劇。圖片來源:聯合報,攝影:何定照

學者指出,芒果、荔枝、刺桐與龍眼等樹種,皆因氣候變暖與降雨集中,病蟲害情況惡化;而外來種擴張亦對本土植物構成威脅。專家呼籲,城市綠化不應只種植生長快速或外觀美觀的單一物種,應從根本提升多樣性,並選用適應在地氣候的樹種。

「草本復興」計畫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透過推動多樣性植栽來提升城市韌性。中興大學、文化大學及林試所等機構皆呼籲政府與民間重視植栽選擇的科學性與永續性。

本文為整理摘要,原始報導請見:
聯合報|草本復興/植物多樣性 不因病蟲害全滅
原文作者:許維寧、何定照(2025/05/09),僅供學術或非營利用途參考。